最近在閱讀《高效原力》時讀到一句話「把SMART用於長期目標,而NICE則可用於此時此刻能夠完成的事情。」讓我印象深刻,原來可以用兩種不同的方式來設定、拆解任務,並且搭配得很剛好。 如此一來可以知道前進的方向與原因,也可以避免任務因為過大而產生拖延症。
因為忘了NIICE是什麼了,所以重新看一次NICE的章節並且用自己的觀點重新闡述。
「為什麼」是讓我們去執行的動力,而「目標」是執行的方向
但有了目標,該如何執行呢?
只單靠長期目標的策略,在研究顯示可能會被造成心理負擔,久了熱情會燃盡,所以可以搭配短期目標來增加效率與達成率,剛好與Scrum的概念是相似的
什麼是NICE?
NICE目標設定法 | 基本含意 |
N | 短期(Near-Term) |
I | 以輸入為主(Input-base) |
C | 可控制(Controllable) |
E | 激發活力(Energizing) |
1. 短期 near-term
避免我們被龐大的願景壓垮,所以目標的時間設定為一天或一周來規劃,可以使我們更專注的執行任務,建議可以搭配《原子習慣》提到的習慣堆疊,將執行任務當成習慣綁定在另一個頻率相同的習慣上
2.以輸入為本 input-based
以往我認為都是以終為始,所以用輸出來決定才是正確的,但事實上在拆解成小目標後,應該要以輸入為評估,可以避免因為設定太抽象、太遙遠的大目標而無法控制整體輸出時間,被帕金森效應填滿
例如:
「我在一個月內要讀完《高效原力》」 改成 「我每天要閱讀30分鐘的《高效原力》」,說不定這樣還可以比原先預定的時間還更早達成目標
3.可控制 controllable
因為目標執行時間如果拉太長,外部因素的干擾可能會變得更多,要讓這段執行的時間盡可能是可以被控制的。
例如每天早上起床後的第一個小時,這是一段可控不會被打擾的時間,就應該執行真正重要但不緊急的事
4.激發活力 energizing
知道做這件事的意義之後,為了樣讓這個振奮人心、熱血沸騰感覺維持下去,也別忘了給自己獎勵,就像遊戲會有短期回饋的回饋感一樣,設定一個達成目標的小獎勵,以及中長期達成目標的獎勵,實測獎勵不一定真的要很貴重,甚至根本不需要花錢,只要能讓自己期待、感到滿足就會提供滿滿的能量了
可以使用遊戲化的方式、自我賦權、與外界關係、自我期待等等整合進目標中。
其他想法
NICE感覺可以搭配番茄鐘,在開始衝刺前(near-term),先思考要Input什麼,剛好番茄鐘的衝刺區間就是用來避免其他外在干擾,讓執行是可控的,衝刺一結束馬上獲得一份休息獎勵,當然可以在衝刺前先想好要給自己什麼樣的小目標,激發自己的活力!
Let’s GO!